8月12日晚,南京南站人流如织。广东韶关粤北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护士李梦旖正带着两个孩子候车,期待着一场美好的家庭旅行。然而,一则紧急广播划破了喧嚣——“A4检票口有旅客突发疾病,急需医护人员救援!”
尽管检票时间将至、目标站口遥远,李梦旖没有犹豫。她把背包交给儿子,只说了一句“妈妈去去就回”,便逆着人潮向A4口奔去。
赶到现场时,患者已倒地抽搐,嘴角淌血。李梦旖迅速摘掉戒指,更做出一项令人动容的举动:她用牙齿逐个咬下精心佩戴的穿戴甲。这些为假期增添美丽的装饰品,在救治生命的时刻,成了必须卸下的障碍。
她俯身靠近患者,一边轻声安慰,一边精准判断:“别怕,我是护士。”通过脉搏和症状,她初步诊断其为癫痫发作合并低血糖。汗水不断从额角滑落,她却浑然不觉,全神贯注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直至患者震颤渐止、恢复轻微动作。而在另一端的检票口,两个孩子正紧盯着时钟。列车即将截止检票,妈妈还未归来……但孩子们最终等到的是满头大汗赶回来的母亲,和身后工作人员感佩的目光。“妈妈,刚才有阿姨说你在救人,”儿子小声说道,女儿也紧紧拉住她的衣角:“你是我们的偶像。”
事后李梦旖只是淡淡回应:“任何医护人员都会这么做。”但在这五分钟内,她不仅完成了一场紧急救护,更用行动诠释了何谓医者仁心。她咬断的虽是穿戴甲,彰显的却是扎根于专业与人性深处的光辉。
如今,南京铁路部门已为她申报见义勇为奖励。而这则故事真正动人的,或许在于它让我们看到:英雄不必身披金甲,她可能就是人群中最普通的那一个,却总在那一刻,选择挺身而出。
我想佩服的不仅仅只是这位妈妈的见义勇为,而是给自己孩子们带来的深刻且积极的影响,用行动代替说教,让孩子直接理解“医者仁心”和“挺身而出”的意义,这种时刻的果断行动使得孩子懂得是从妈妈身上感受到对社会的一份担当。妈妈成为了“具象化的英雄”比任何故事都更有冲击力。